关于公司人格混同的实务要点与案例库案例解读
《全国法院民商事审判工作会议记要》(下称九民会议纪要)10.【人格混同】认定公司人格与股东人格是否存在混同,最根本的判断标准是公司是否具有独立意思和独立财产,最主要的表现是公司的财产与股东的财产是否混同且无法区分。在认定是否构成人格混同时,应当综合考虑以下因素:(1)股东无偿使用公司资金或者财产,不作财务记载的;(2)股东用公司的资金偿还股东的债务,或者将公司的资金供关联公司无偿使用,不作财务记载...
《全国法院民商事审判工作会议记要》(下称九民会议纪要)10.【人格混同】认定公司人格与股东人格是否存在混同,最根本的判断标准是公司是否具有独立意思和独立财产,最主要的表现是公司的财产与股东的财产是否混同且无法区分。在认定是否构成人格混同时,应当综合考虑以下因素:(1)股东无偿使用公司资金或者财产,不作财务记载的;(2)股东用公司的资金偿还股东的债务,或者将公司的资金供关联公司无偿使用,不作财务记载...
一、关于公司法定代表人越权提供担保问题1.融资性担保公司和公司为自己债务提供担保是否适用有关公司对外提供担保的规定?答:目前,有关公司对外提供担保的一般性规定主要有:《民法典》第六十一条和第五百零四条、《公司法》(2023修订,下同)第十五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有关担保制度的解释》(以下简称《民法典担保制度解释》)第七条至第十条、《全国法院民商事审判工作会议纪要》(法〔...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二)(征求意见稿)》进一步加强了对弱势群体的保护力度,进一步细化民法典条文的裁判考量因素,进一步回应了司法实践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进一步彰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进一步回归对民法体系作整体考量。4月7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二)(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能动履职、强化诉源治理、加强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工作,4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在涉及未成年子女的离婚案件中开展“关爱未成年人提示”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行为进行早期预防,将防治未成年人犯罪工作关口前移,切实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融合贯通涉未成年人民事、行政、刑事审判职能,全面加强未成年人司法保护,是人民法院的重要职责。人民法院在...
问题1: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次数应如何认定?答疑意见: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第一款第二项的规定,“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十次以上,或者三次以上且价值总额达到五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在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幅度内升档量刑。对于上述“十次以上”“三次以上”的...
法答网是最高人民法院为全国四级法院干警提供法律政策运用、审判业务咨询答疑和学习交流服务的信息共享平台,对于加强司法能力建设、促进统一法律适用、提升公正与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法答网上线运行以来,咨询答疑质量和平台功能得到进一步优化。为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的多元司法需求,抓实“公正与效率”,豫法阳光公众号特开设“精品答疑”栏目,选取法答网上说理论述充分、援引法律法规明确、具有较好较高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的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