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驾司机驾车撞人,谁来担责?

开车不喝酒、酒后不开车,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交通安全提示语,特别是“酒驾入刑”政策出台后,喝酒后“叫代驾”成为了人们的新型消费习惯。通过互联网平台购买代驾服务,人们在获得极大出行便利的同时,因代驾事故引起的纠纷,也引发人们的关注。近日,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法院审结了这样一起代驾司机发生交通事故致人受伤的案件。案情回顾2020年11月的一天晚上,马某赴宴饮酒后欲回家,因是开车来的,其便登陆某科技公司运营的出...

开发商承担阶段性担保责任后能否对抗其他执行?

案情简介原告王某甲与被告孙某乙民间借贷纠纷一案,法院于2015年2月作出生效判决,判令被告孙某乙返还原告王某甲借款本金 140 万元并赔偿利息损失。孙某乙未履行法定义务,王某甲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执行过程中,王某甲转让涉案债权给丙公司,经丙公司申请,法院裁定变更丙公司为本案申请执行人。执行中,法院查封被执行人孙某乙名下房产一处,后对该房产进行两次拍卖均流拍,丙公司同意接受房产抵偿债务,法院遂裁定以...

兼职能不能算劳动关系?了解这个标准就明白了!

近年来,在本职工作之余做兼职的人越来越多,“上班搞主业,下班搞副业”成了许多人的常态。与此同时,因兼职引发的劳动争议案件亦在增多。兼职人员与单位是否存在劳动关系?双方属于什么法律关系?单位应当如何防范风险?请看本期案例。案情简介张某于2019年7月31日进入至净公司(化名,以下均同)工作,双方签订过数份劳动合同。2021年7月31日,张某申请离职。同日,张某与至净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开设的另一家公司康...

精神暴力属于家庭暴力吗?最高法发布典型案例

11月25日是“国际消除对妇女暴力日”。为进一步提高全社会反家庭暴力意识,对施暴人或者潜在施暴人形成法律震慑,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一批反家庭暴力典型案例,对审判实践中常见问题作出回应。精神暴力也属于家庭暴力 反家庭暴力法规定,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在审判实践中,精神暴力除了经常性谩骂、恐吓之外,还有经常性侮辱、诽...

欠条上没写债权人,债务人的名字还与身份证上的不一致,钱能要回来吗?

欠条上没写债权人,债务人的名字还与身份证上的不一致,钱能要回来吗?朋友间习惯了互叫常用名,欠条也是签的常用名,可谁能想到因为债务,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了。等到诉至法院,才发现欠条上的常用名竟不是其真实姓名?这钱还能要回来吗?请看今日案例!基本案情慕某经人介绍与陈某某相识后,开始与陈某某进行生意上合作。自2018年3月16日至2019年1月22日,慕某共计向陈某某所经营的某腊味贸易行发货7次,发货地为...

将款项错汇至被执行人账户,案外人能否请求法院返还?

随着网络的兴起和个人终端电子设备的普及,转账、汇款日益便捷,我们在享受科技和时代发展便利的同时,也常发生一些困扰。尤其是支付交易频繁、客户往来较多的企业,错误汇款行为时有发生,此时,汇款人与收款人之间会因缺乏债权清偿基础而产生不当得利问题,可以主张收款人将错误汇出的款项返还,但是,如果案外人不小心汇入的账户是被法院查封的被执行人账户时,案外人能否向执行法院请求返还?近日,北京一中院就审理了一起类似...